3月21日,是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春分,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,地球呈现自主性的直立旋转,轴心完美“得一”,与宇宙核心能量场垂“直”相通。这一现象使得万物都能沾上春分之光,迅速出现春暖花开、莺飞草长的景象。我国自古就有“春分风不小,要防痛深扰”的说法,故「御风寒」一直是春分养生重点之一,当大风频袭、空气干燥时,我们应该如何养肺止咳、养肝调气?春分时节又该如何进补、如何养生呢?
近期,一档由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独家冠名的CCTV-1《生活圈》融媒体养生节目《名医说节气》,目前已经播出到了第九期,本期的主题为“春分谈养生,调肝养肺正当时”,特别邀请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儿科医师张霞作为嘉宾,与大家共话仲春养生,对春分节点的健康注意事项进行了详尽的科普和讲解。
“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
春分,古时又称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,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,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,故称“春分”。今日起,太阳光直射赤道,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。所以,古代将春分、秋分称为“日夜分”,民间有“春分秋分,昼夜平分”的谚语。春分后,气候温和,雨水充沛,辽阔的大地上,岸柳青青,莺飞草长,小麦拔节。农谚有云:春分麦起身,一刻值千金。从今天起,鼓励人们更加阳光地面对生活,告别感伤,不负春光。
中医认为,春分养生,重在养肝,因为春季与五脏的肝相应。除了应遵从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的大原则外,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、寒暑,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。同时,春分更是调整胃气的良好时机。春分时节,首要是通过正确的养生方式,做到顺应天时变化,对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,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和功能旺盛。
阴阳平衡,舒导肝气
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。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中医认为,春分时节也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,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,春分养生要注意平和。
(1)穿好衣,防春寒
“春不减衣,秋不戴帽”。春分之后不要过早减掉冬衣,因为由冬季转入春季,乍暖还寒,气温变化又大,过早减掉冬衣,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,尤其是孩子,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,病菌乘虚侵袭,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病。并且人体受凉后容易出现头痛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体虚的人更要注意,“勿极寒,勿太热”。此外,春季穿衣要坚持上薄下厚的原则,尤其是脚部要做好保暖工作,常说的“春捂秋冻”是很有道理的,最好能够微微汗出,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。
(2)常梳头,升阳气
《养生论》记载:“春三月,每朝梳头一二百下”。每天梳头可舒展毛孔,促进新陈代谢,激发阳气顺脾气。经常梳梳头刺激头部的穴位,有助于阳气的升发,使气血通畅,人神清气爽,还有助于预防感冒、头痛。此外,小儿可以进行推拿按摩,补脾经以健脾胃、补气血,定位在拇指桡侧指端到指根指尖向指根方向,直推60-120下;清心经和肝经,取中指和食指末节罗纹面,从指根推向指尖,有清热泻火、养心安神、平肝熄风除烦的作用。
(3)食有方,主清淡
春分节气仍然属于春季阶段,这时肝阳旺盛,容易上火。饮食要力求中和,忌食大寒大热的食物。如在烹调鱼、虾、蟹等寒性食物时,佐以葱、姜、酒、醋类温性调料,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,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。此外,民间还有“春则食香,夏则食臭”的讲究,春分习俗吃春菜,春菜是一种野苋菜,也称为“纯碧蒿”,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被誉为补血菜、长寿菜。春菜数量有限,时令蔬菜是养生首选,它们新鲜并且营养丰富,比如豆芽、豆苗、春笋、莴苣、蒜苗、韭菜、香葱都正当季。
(4)多运动,宜户外
春分时节气温回暖,阳光灿烂,想要预防常见的多发病,比如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紫癜等,就要增强儿童的免疫力,适量温和的运动锻炼为首选。应常带孩子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,多晒太阳能够促进天然维生素D的合成,并且有利于钙元素在胃肠道内的吸收,促进生长发育;还能够增强幼儿的抗病能力,改善体温调节功能,更好地适应多变的气温,避免病菌的侵袭,还可以调节身心情志,以利于肝气的疏泄。
春分之际,万物生发,如何抵御流行疾病?
春季是很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季节,例如甲流病毒,诺如病毒等。孩子感染甲流后,很容易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可以对症使用中成药如:小儿肺热咳喘颗粒、感冒清热颗粒、板蓝根颗粒等,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消化道症状,还可以服用肠炎宁颗粒、口服补液盐或外用贴剂等。
孩子咳嗽时间长,需要及时的就医查明病因对症处理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无明显病因的还可以在使用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 如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基础上,使用婴儿健脾散、小儿七星茶等调理脾胃功能。
声明
1、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2、本网站为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公益性网站,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来留言告知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
3、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本站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发表评论